Loading...

打造熟齡第三人生,生活再加分!

居廣陶陳世紘:這是讀冊人的社會責任 守住百年窯廠拼轉型

文‧攝影/林曉盈

走入位於臺南六甲的居廣陶園區,映入眼簾的是一整片綠意盎然與古樸的紅磚赤瓦,若不說,很難讓人聯想到這裡曾是百年窯場的所在地,而目前接手經營的,正是興華窯第五代傳人陳世紘與他的妻子阮潔雯。

一座窯,開始了陳家磚瓦業的歷史

「窯廠是從我曾曾祖父陳鱟,買了一座做磚的窯開始了這個行業。」陳世紘娓娓道來整個家族與燒磚製瓦緊密結合的過程。後來從日治時期中末,一直到國民政府撤退來臺期間,民間對傳統式閩南建築的需求日增,陳家第二代與第三代致力於饅頭窯系統,專事屋瓦、地磚等生產。當時的六甲,因為土質優良、質地細膩,加上嘉南平原種植大量水稻,讓瓦窯的燃燒原料粗糠不虞匱乏,「烏金之鄉」的名號不脛而走。六甲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使得當時整個鄉有一半以上的人口投入瓦窯業,「到我祖父那個時代,經營方面已從一座窯變成兩座窯!」陳世紘說。全盛時期的六甲有近百座窯體同時運作,瓦窯業的盛況可見一斑。

到了民國五、六○年代,由於西式建築的引進,臺灣建築結構開始改變,閩南磚瓦市場也慢慢萎縮。為了符合市場潮流,陳世紘的父母經多方考察,自南投引進蛇窯,導入不同的燒製技術,燒製品也從過去的磚瓦轉移到碗、花盆、水缸等生活器皿,甚至建築材料琉璃瓦都有,首開六甲地區琉璃製品的生產。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