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打造熟齡第三人生,生活再加分!

慶隆犁頭店 三代打鐵製刀,敲出祖孫情

臺中南屯老街一帶曾是打鐵的重鎮。但隨著工、商業崛起、農機耕具取代人力,打鐵店逐漸沒落,目前僅存一家傳承三代、超過八十年歷史的慶隆犁頭店,他們持續敲打出另個百年歷史!

文/廖偲妤‧攝影/蔡世豪

打鐵好景不常,南屯老街僅存一家

豔陽高照的早晨,沿著臺中市南屯老街尋去,傳來一聲聲鏗鏘有力的敲打聲,愈往裡面走,聲音愈高分貝,原來是一名年輕小夥子舉起沉重的鐵鎚反覆敲打著鐵塊,汗水流個不停,旁邊的熔爐持續燃燒不斷。

其實,這名年輕小夥子是「慶隆犁頭店」第三代傳人蔡進永,現在與父親蔡添順共同打拼,每天一大早開始燒熱鐵、拉風箱等,在中午前完成一早的打鐵工作。

臺中南屯老街一帶曾是打鐵的重鎮,又稱「犁頭店街」。清朝年間,漢人拓墾熱潮,因此對於農具、鐵器、刀器等需求量大,當地便逐漸出現多家的打鐵鋪,主要生產一些犁田用的農具,「慶隆犁頭店」就在一九四○年成立於此;此地又因為製作的農具為「犁頭」,且為犁 頭交易中心,所以自然而然地把「犁頭店」當作地名了。

第二代傳人蔡添順指著這條老街說,「這裡全盛時期有近三十家犁頭店,幾乎每家店的生意都忙不過來。只要我放學回家後,就趕緊放下書包,做一些簡單的打鐵工作幫忙阿爸……」後來,隨著工、商業崛起、農機耕具取代人力,打鐵生意每況愈下,許多店家紛紛開始轉型,打鐵聲響也逐漸消失。面對時代的洪流,慶隆犁頭店也一度經營得很辛苦,當時除了維持一些農具的製作之外,也兼做鐵窗、鐵門等項目,以便維持店內、家庭生活的基本開銷。如今,整條南屯老街僅剩下「慶隆犁頭店」這家打鐵店了。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