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打造熟齡第三人生,生活再加分!

百年歌劇欣賞《莎樂美》

在基督教傳統,把莎樂美描繪為「致命吸引力」的蕩婦,但王爾德卻把她寫成一個在奢華宮廷中的純潔少女,對傳遞革命訊息而淪為囚徒的約翰一見鍾情,也代表她內心潛藏對威權的反叛意識。

文/鴻鴻

國家交響樂團於七月份要演出《莎樂美》。這背負淫穢之名的歌劇,其實是一個愛的故事。愛的故事無不與執迷有關,但《莎樂美》執迷的程度極端到讓人不忍逼視。英國才子王爾德把它從聖經中呼喚出來,寫成劇本,為每個人物填注了熱度,德國作曲家理查‧史特勞斯則進一步用音樂做了更激烈的情感表達。其中有暴力(砍頭)、色欲(豔舞)、變態(親吻砍下的頭顱),更有對於欲望的多面刻畫。故事裡不只有一見鍾情的癡迷、亂倫的情欲、跨越階級的暗戀、也有對宗教的狂熱,可以說是一部針對「激情/受難」(Passion 之一詞雙義)的歌劇。

在兩位主創者身上,也可以看到這種狂熱如何傳染。王爾德擅長寫作辭藻華麗、風趣機智的風俗喜劇,例如《溫夫人的扇子》、《不可兒戲》,卻在旅居巴黎時忽然以法文寫成這部大膽探討情欲的作品,直到五年後才獲准上演。至於理查‧史特勞斯,四十歲之前已經完成了他最重要的交響詩,例如〈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堂吉訶德〉、〈英雄的生涯〉,但始終沒有寫成大眾認可的歌劇。直到在柏林看到這齣戲劇的搬演,他突然著魔,積極改編成一部音樂比歌詞更為激烈的德語歌劇,所需的樂團編制,甚至超過華格納。一九○五年的首演大為成功,兩年之間征服了超過五十間歌劇院,奠定史特勞斯的歌劇聲名,然而也遭到倫敦和維也納的禁演(作曲與指揮大師馬勒為之背書也沒有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更是只演了一場,就被保守的贊助人施壓停演。然而,史特勞斯又寫了一部改編自希臘復仇悲劇的《伊蕾克特拉》之後,就轉向愛情喜劇的譜寫,例如《玫瑰騎士》、《阿拉貝拉》。《莎樂美》竟成為兩位創作者生涯中,激情的奇峰突起。劇中〈七紗舞〉音樂的異教色彩,也上承德步西〈牧神的午後〉、下啟史特拉汶斯基〈春之祭〉,成為愛的獻祭的名曲。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