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打造熟齡第三人生,生活再加分!

「哲學星期五」推手沈清楷 建立公民對話平臺

文/諶淑婷‧攝影/Tae

走入慕哲咖啡館地下室,白牆上投影著「是誰在拆毀世界設計之都──從南港瓶蓋工廠談起」這段文字,「哲學星期五」創辦人沈清楷正邀請參與者一一自我介紹,有人在南港工作,有關注基隆港西碼頭都更的人,有建築、設計、社會學等科系的研究生,有高中生也有白髮蒼蒼的南港老居民,滿場七十多人,在這一晚從南港瓶蓋工廠的歷史記憶為起點,談臺灣近代地景變遷,以及執政者為求產業發展如何自斷文化之根的問題。

歐洲人不避談政治議題

沈清楷推動「哲學星期五」的目的,是引領社會對公共議題有更多元的討論與哲學思考,檢視自己的成長過程,「以前臺灣被威權時代塑造的家國理念所籠罩,我們學習的『正義感』是歷史課老師教的東西,具有很強的道德壓抑,雖然升上高中後,開始思考政治公共議題,也會反思議題所彰顯的道德價值,但懵懵懂懂,對於當時的街頭集會抗議,心裡總有些模糊、說不清楚的思考。」

後來,沈清楷選讀輔大哲學系,讀了吳濁流所寫的《無花果》,那是他第一次接觸到臺灣史,他開始意識到自己完全不了解真正的歷史,認真思考什麼才是自己所期待的國家社會。

三十歲那年,他選擇到比利時魯汶大學攻讀哲學博士,有機會參與各種關於哲學的講座與公共論壇,「歐洲人不像臺灣人愛講『去政治化』,他們熱愛民主自由的討論,從不迴避政治,談政治、批評政治都是日常話題,而且他們對人有許多關懷,對弱勢團體、環保議題都很關注,與其追求個人功利,不如設法在制度改革,讓全體公民獲得保障,這比臺灣一昧強調政治人物偉大、善良、有品德,更容易創造出友善的政治,簡單來說,臺灣喜歡小確幸,但少了大是非。」另一方面,他也看到了人與人之間的階級平等,只是博士生的他,也能參加歐盟議會所舉辦的研討會,和他國的教育部長、大學校長互相交流、談天,不像臺灣的官方研討會或座談強調參與者的專業與社經地位。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