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打造熟齡第三人生,生活再加分!

敲敲木音樂盒工房 轉動埔里木工業

文/廖偲妤‧攝影/陳美智

得天獨厚自然條件的南投埔里,以酒廠、紙藝聞名。但鮮少人知道,民國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這裡曾是手工藝產業的重鎮,當時兩百多家木工廠專門製作木製品,包含耶誕飾品、音樂盒等等,再外銷至歐美各地。

隨著國內產業轉型和廉價勞工的崛起,工廠逐年往中國、東南亞外移,手工藝百家爭鳴的榮景頓時在埔里消失殆盡。二○一二年八月,施家特別將原本移到中國的木製音樂盒工房,重新帶回埔里,轉型為觀光工房,名為「敲敲木音樂盒工房」(以下簡稱敲敲木),除了呈現埔里早期手工藝品的歷史,讓更多人了解埔里曾光盛過的木工業,同時串連在地老一輩製作木製品的共同記憶,更用設計、品牌觀念打造出與過往不同的木製品,替傳統產業注入文創新活水。

技法精湛,打造童話胡桃鉗

敲敲木的前身為「海山手工藝社」(以下簡稱海山),由第二代老闆施文傑的父親、伯父和叔叔共同經營,一開始主要製作串珠類和圓形木製類(如椅子腳),當時美軍認為產品品質佳,就會購買一些送給家鄉的親朋好友,也意外地讓貿易商看到這些商品,並認為海山有能力做木製產品,於是開始下單,從此海山踏上製作聖誕節飾品、胡桃鉗的旅程,也是當時臺灣少數生產胡桃鉗的工藝社。

一走進敲敲木,映入眼簾的是一排胡桃鉗娃娃,身穿各式各樣的衣帽、神情生動逗趣,第二代老闆施文傑表示,這些都是家族上一代所生產的,過去稱它們為「車枳仔」(臺語),因為它是用車床讓木頭車成圓錐體或圓形,然後進行黏貼、組裝,最後漆上繽紛的顏色,如此精細工法,需要多年學習才能習得一手好功夫。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