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打造熟齡第三人生,生活再加分!

《月亮與六便士》勇敢為自己而活

月亮與六便士》描述一名中年改行的史崔蘭,捨棄成功的職業、地位與美滿家庭,立志當畫家。他不在乎自己的畫作是否售出或有人欣賞,只在乎是否能滿足內在的創作需求。

文/鴻鴻

印地安人有句話說:「不要害怕你會變成什麼樣的人。」然而我們不斷地用種種聖賢的恐嚇來規範自己和下一代,不要隨心所欲,變成自己和這個社會都無法想像的人。

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小說就在描寫這種驚心動魄的蛻變歷程。這本小說借用畫家高更的生平素材,描述一個中年股票經紀人,突然捨棄成功的職業、地位與美滿家庭(妻子和兩個小孩),離家出走後開始全心創作。歷經窮困、漂泊的煎熬,最後貧病終老於大溪地的原始森林中。書名源自一句玩笑話:「當你仰望月亮時,往往忘了腳下的硬幣。月亮是理想,硬幣是現實,這是每個人生命中都必須面對的課題,兩者並不必相違。」毛姆的小說藉由故事抽絲剝繭的重重論證,讓讀者尋思自己到底得到和捨棄了什麼。

神話學家坎伯引述過一個美國老婦人的經歷:她少女時,曾在森林中聽見一首奇異的歌,卻不知如何回應,而與這首歌失之交臂。此後終其一生,都覺得自己沒有真正活過。這種薩滿式的召喚,往往會被歸為心理疾病,這也可能是生命體驗、或藝術創造的真實召喚。一旦錯過,人到中年便容易陷入危機、迷失方向,但中年之後,要拋棄既有的一切,重新開始,卻往往更為艱難。

月亮與六便士》描述的英國畫家史崔蘭,便是中年轉型的例證。他的股票生涯雖然成功,生活卻了無情趣,直到他奔向繪畫(妻子還以為他奔向外遇)之後,突然本性畢露:粗野、冷酷、稜角分明。毛姆刻意把他塑造得毫不討喜,卻值得敬畏。他的追求藝術不是附庸風雅,更不是貪求名利,他只順應心中的渴望,義無反顧地畫下去,不計成敗毀譽。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