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打造熟齡第三人生,生活再加分!

去除內在恐懼 快樂擁抱生命議題

你害怕生離死別嗎?你是否也有失去親人或朋友的痛苦?面對這些悲傷,你不得不知道一個事實與真理:人是一部機器,終究會耗損到「報廢」。

文/楊聰財‧魏兆玟

「死亡」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不管是親身體驗或失去親友,我們都難以逃避這樣的課題,但在臺灣文化中普遍避談死亡,也忌諱諸多與死亡有關的事物。那到底要如何勇敢地面對死亡?我們建議大家可透過「生死學」,正確認識死亡是自然而又不可避免的事實。生死學有超越表面而包容更廣闊的內涵與價值,諸如對生命的情懷、生命價值探討、內涵的意義,以及死亡觀等議題。

悲傷的五個階段

我們特別推薦一本由關懷之母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Elisabeth Kubler-Ross)臨終前和大衛.凱思樂(David Kessler)合著的《當綠葉緩緩落下》,書中提到很多人不知如何紓解悲傷而選擇逃避,卻不知他們真正逃避的是「失落的痛苦」;當自己或是聽到親友即將因疾病或天災人禍要離開人世時,常會經下列的思情(俗稱「心歷」)過程(如表一)。

不少人在一到四期的過程中走不出來,因為從小到大沒有人教導我們如何面對悲傷,失去至親如何走過,一方面是悲傷存在「個人經驗」,另一方面則是「報喜不報憂」的社會氛圍,不管「你好嗎?」或是「How are you?」,當你被問以後,若回答:「我很不好」、「I am not OK.」,除非聆聽者受過專業訓練、或是有良好宗教志工訓練,否則一般人應該很納悶。

很少人能像單國璽主教被醫師告知罹患癌症後,可以在短期內進入「接受」階段,四處演講宣教、傳達天主愛的理念,結果活得比醫師預期久;離開人世時,卻安詳無懼、又受世人懷念感佩的「好榜樣」。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