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打造熟齡第三人生,生活再加分!

當我們也老去,父母怎麼辦? 談二老的照顧問題

隨著戰後嬰兒潮步入老年,民國一百年至一三○年約是臺灣人口老化最嚴峻的時期,尤其在嚴重的少子化現象,只會凸顯「老老照顧」的普遍化趨勢,如何讓老年人不只是服務的需求者,也可以是正向的服務供給者,是大家值得正視的問題。

文/陳維萍(台北仁濟院附設仁濟安老所所長、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常務理事)

「老」這件事,你的感受是什麼?能否心滿意足的張開雙臂迎接?當我們坐著輪椅時,能否歡喜感恩的迎接每一天、給身邊的親密伴侶一個擁抱?當身邊的他(她)已不記得我們是誰,我們依然能親吻他(她)、說我們愛他(她)如昔……

當未來大部分是夫妻倆獨自共度的高齡時光,「老來伴」的呼籲將不是口號,而會有更多感人的案例在我們周遭上演,帶給我們更多的省思,像是電影《愛‧慕》寫實地反應這個時代夫妻獨老、互相照顧的事實,值得大家更進一步探討「老人照顧老人」的課題。

不可不知的趨勢

臺灣老年人口比率於民國八十二年九月占總人口數的七‧一%,正式步入聯合國所定義的「高齡化社會」;且依行政院經建會推估,至民國一一四年該比率將超過二○%,人口老化速度之快,是不容小覷的。

在醫療網的建置與醫療技術的進步,以及現代人重視養生觀念等因素下,臺灣在民國一百年平均餘命已達到男性七五‧九六歲、女性八二‧六三歲,平均餘命的延長反映臺灣對老年人口健康促進的重視與努力。隨著都市化的發展,全球化跨國就業型態,高齡期老年人的照護課題已逐漸浮出檯面,尤其配偶互相照顧或是五十餘歲照顧八十歲以上雙親的老人照顧老人(以下簡稱老老照顧)現象,是亟需密切關注的發展趨勢。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