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打造熟齡第三人生,生活再加分!

貧窮的富裕

現代社會財富與社會成就的差距讓人彼此忌妒,離間了人的關係和感情,使得人在財富上所得到的抵不上在情感上所失去的。感情帶給人的滿足可以彌補貧窮的不足,有時更勝於財富。

文/彭明輝

到底是有錢人比較富足?還是窮人比較富足?這不是那麼容易說清楚的。「富足」是心裡的感受,它有物質性成分,也有非物質性的成分。有很多種快樂是不需要財富就可以創造的,而錢又不能買到人所需要的一切。因此,必須把各種不同的快樂和滿足合併計算,我們才會知道誰比較富足。

法國人非常敬重的以馬內利修女(Soeur Emmanuelle19082008)生於優渥的家庭,她一生都在服務窮人,六十三歲時到埃及貧民窟去跟拾荒者住在一起,直到八十五歲高齡才被教會強迫退休。回到富裕的歐洲後,她感慨地寫下:「這是一個令人百思不解的弔詭問題,住在開羅貧民窟的拾荒者,他們一無所有,卻總是笑容滿面;在我們富裕的歐洲,批評、責難則是司空見慣之事,我們甚至忘了最簡單的活著的喜悅。」

快樂是很抽象的東西,它只需要親情和友情,加上一點點物質的基礎,就可以靠想像與發明而創造出各種心靈的滿足。

六、七年級生聽起長一輩的人說起他們的童年,簡直像是在聽遠古的傳說:在那個物資貧乏的美援時代,小孩子們卻似乎還反而過得更快活。在四、五年級這一批人的童年裡,不管是在客家庄、閩南村或者眷村裡長大的人,大家的經濟條件普遍都差,每一家都有需要鄰居在人力、物力或財務上相互支援的需要,因此串門子是常見的事,而小孩子更是好幾戶全部玩在一起,大的帶小的,大人完全不管。小孩子最重要的快樂來源是同儕,金錢與財富離他們的現實太遙遠;男生只需要最簡單的工具,就可以自己做燈籠、火把、空氣槍、打水仗、抓 蟬、釣魚、玩紙牌、打彈珠、摔泥巴;女生用最簡單的工具扮家家酒、跳繩、摺紙、跳房子、捉迷藏、七嘴八舌地說故事,甚至跟男孩子玩在一起,天黑了還不知道要回家。

上一篇:【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