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打造熟齡第三人生,生活再加分!

看芬蘭長照機構如何創造奇蹟

長照要面對的狀況很多,除了長者照顧、手術照顧、身心障礙照顧,

還有急性醫療照護等情況,不同個案有不同的照護與解決方案,對照顧者來說是一項高難度的挑戰。

要從事長照工作,當然不能「一招半式」走遍天下,

看看芬蘭經驗,如何導入教練團改造,協助長照人員重新認識照護工作,進而提升照護品質。

文.攝影/張馨方

我們希望提升長照機構照顧品質,最重要的是機構如何進行改造、照服員該如何改變工作心態。

在芬蘭就有機構教練協助改造,引導機構照服員重新認識照護,從中找到照顧者的價值,讓被照顧者獲得更有品質的照顧,彼此間有更好的互動。

為此,本刊特地訪問了擔任教練的護理師安娜,請她談談機構教練究竟是如何推動機構改造,並獲得成功。

組織教練團 協助訓練照顧者

安娜說,在芬蘭有些護理師會轉而從事協助解決照顧工作問題的教練,因為這些教練本身有多年臨床照顧經驗,強烈感受到長者照顧、手術照顧、身心障礙照顧,還有急性醫療和長期照顧等,不同的狀況有不同的觀念和方法,不可只用一種方式套用在不同的照顧需求。因此,這個機構改造計畫正是由護理師協同老年醫學醫師、活動帶領者,一起幫助訓練照顧者。

實作開始,鑒於機構照顧需要人手,建議可一次找一半人員參與訓練;但第1輪需要全員一起參與。同時為求效果,最好是20人1輪。

有些訓練可能會要求學員事前預備,但這個改造課是不用預備的,因為,就是沒預備好,所以才需要來學習。因此,當大家討論問題,營造出的氛圍也不會太糟,至少不會認為大家是因為做不好才會來這裡上課。

先學會設身處地思考

一開始安娜可能會問,「你們今日為何而來呢?」「你覺得這態度將會如何影響學習呢?」教練的任務不是取悅學員,而是要引導他們思考。例如,想像自己是受照顧的長者,那麼自己會想要什麼?也許有些學員會想:「我希望早上怎樣過?」但得到的結論可能是:「不怎樣!」因為明天還是一樣。這也沒關係,因為這個答案已經表示,他們能更設身處地去思考。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