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打造熟齡第三人生,生活再加分!

與失智者溝通的關鍵

 

要讀懂失智者的心,讓失智者跟上常人軌道,其實並不困難。

只要運用小技巧,引導失智者分享正向生活經驗,營造快樂的氛圍與環境,即能創造雙贏。

且讓我們看看以色列失智症協會和「乒乓」理論的實際經驗……

文/周傳久

在以色列失智症協會發展的活動中,其中一項是在民眾確診輕度失智時,以保險給付邀他們到日間照顧中心,由兩位專業活動帶領者進行10到12次的小團體活動,一方面讓他們得到支持和快樂,另一方面是為了提早預備照顧資源。台灣過去雖也鼓勵社區初篩,但篩完後無後續因應措施反造成恐慌,以致暫停社區初篩服務。

以色列這個小團體活動,是透過輕度失智者樂意而且容易參與的生活經驗主題,鼓勵交流分享。從交流中抓取重複出現的主題語句詞彙,或透過預設主題活動,發現新的重要記憶和語句,然後逐一記錄下來。這項活動最後會邀請參與者找出自認最重要的場景和物品合照,做為個人手冊封面,再集結成個人資料。

多數人認為,失智者特別的行為與語言,最令人不知所措;然實際經驗顯示,不管家庭照顧者還是專業照顧者,令他們最感壓力的,其實是失智者會不斷地問同樣的問題。照顧者為了職責,不能嫌煩就離開,但又脫離不了這種重複精神轟炸。

照顧失智者「乒乓」理論 引導分享營造快樂氛圍

在英國,Oliver James在其著作《滿足失智症》(Contented Dementia)中提出用「乒乓」方法,意思是照顧者可以視情況,事前預備重要詞彙和愉快圖像,與失智者互動,引導失智者活在容易得到穩定、安全、愉快的世界裡。所以要有耐心在打出乒乓球時,等對方回應後再繼續,若對方沒回應,也不需要挫折。

引導可以讓失智者分享、表達出更多相關經驗或感受,所以採用「乒乓」方法,照顧者在預備資源同時,態度要謙卑,要把失智者當成飽學之士,等待恭候他們,而且要一步一步來,一次只給一點點正向的線索,探測失智者能吸收多少。

上一篇:【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