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打造熟齡第三人生,生活再加分!

積極控制高血壓 國際治療新顯學

根據國健署公布最新統計資料,台灣高血壓盛行率高達25.2%,全台約有462萬高血壓病友,為第一大慢性疾病。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王宗道表示:「高血壓因為沒有明顯的症狀,民眾容易忽略,一旦高血壓未積極治療,未來罹患腦中風、心臟病、腎臟病的風險增加。患者的血壓應控制在收縮壓140毫米汞柱、舒張壓90毫米汞柱以下,如有合併糖尿病、心臟疾病或腎臟疾病的患者甚至需降到更低。患者應務必按照醫師指示規律服藥,積極治療達到目標。」

王宗道針對台灣現行高血壓治療用藥指出,乙型阻斷劑應用於高血壓治療已有50年以上的歷史,但我國近20年來未能在此類藥物運用上有更新的選擇。王宗道分享門診觀察發現,服用乙型阻斷劑的高血壓患者中,常有反應疲倦、勃起功能障礙、手腳冰冷等副作用,不僅影響生活品質及血壓控制,甚至有些民眾恐因此自行停藥,造成血壓反彈、心臟疾病惡化等嚴重後果。

2018年亞太心臟學大會邀請歐洲高血壓治療指引編寫主席、曾任國際高血壓學會理事長的Giuseppe Mancia分享最新的國際高血壓治療趨勢。歐洲治療指引中,特別將乙型阻斷劑區分為第一、二代的非血管舒張類,及第三代的血管舒張類;因研究證實第三代乙型阻斷劑相較於第一、二代更可幫助患者降低中樞大血管的動脈脈壓及改善動脈硬化,而且也沒有血醣指標的不良影響,所以合適做為治療高血壓的第一線選擇之一。Giuseppe Mancia也強調,由於高血壓積極治療可明顯降低其他疾病的發生風險,因此歐洲也有機會於今年更新高血壓治療指引,朝向更積極治療目標做調整。

與歐洲同步,台灣目前也有乙型阻斷劑藥物中的第三代血管舒張型,且兼具有心臟專一性的新藥上市,並於去年9月開始健保給付。此新藥因為較無過去慣用藥物的副作用,或許可改善高血壓患者自行停藥的問題。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