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打造熟齡第三人生,生活再加分!

失智症非老人專利 年輕型失智症需更多關注

日前有一則新聞,報導了一位因為失智流落在成都街頭的60歲台商,幸而被他曾經關照的員工發現,為了感念劉姓台商的知遇之恩,默默照顧了他2年,並在日前協助劉姓台商回到台灣,接受照顧。

看到這則新聞,也許慶幸社會還是有溫暖。但另一方面,失智症的陰影正壟罩著現代人,除了隨著年紀增長罹患失智風險提升外,年輕型失智症因不易被發現,以致更難及早就醫;而這群年輕型失智症患者,多數正處壯年,是家庭主要經濟來源。據推估目前全台灣約有1.2萬人受年輕型失智症的侵擾,為此台灣失智症協會呼籲民眾應更關心身旁的親友同事,發現失智早期徵兆,宜及早協助確診。

高齡化社會的影響下,除老年型失智症之外,年輕型失智症更需要提高警覺。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的統計,年輕型失智症人口為該國30-64歲人口的千分之一,以此推估台灣約有1.2萬人罹患疾病,但絕大多數都忽略了早期徵兆,當疾病更嚴重時,將導致家庭產生巨變。

台灣失智症協會賴德仁理事長表示,年輕型失智症的症狀相當多樣化,有些是明顯記憶力不好,有些是個性改變與行為脫序,部分出現語言障礙,造成溝通上的困難。這些症狀造成照顧者與失智者身心俱疲,加上疾病進展比老年型失智症更快,出現的精神症狀更讓家人措手不及。雖然年輕型失智症人口數較少,但是他們所面對的問題與需求是更棘手與迫切的。

賴德仁理指出,失智症早期徵兆包括記憶力減退影響到生活、計劃事情或解決問題有困難、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對時間地點感到混淆、有困難理解視覺影像和空間之關係、言語表達或書寫出現困難、東西擺放錯亂且失去回頭尋找的能力、判斷力變差或減弱、從職場或社交活動中退出、情緒和個性的改變。若有出現疑似徵兆,應尋求神經內科或精神科醫師的診治,或與衛福部各地失智症共照中心聯絡,以協助疑似失智者獲得診治。

預防失智症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動腦、多運動、維持適當體重、多社交互動、採地中海飲食。同時避免三高、頭部外傷、抽菸及憂鬱。

一旦確診,建議撥打失智症關懷專線0800-474-580(失智時 我幫您),尋求專業協助及相關資源。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