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打造熟齡第三人生,生活再加分!

穿越時空交織激盪 兩首倫敦交響曲的悸動

「交響曲之父」海頓兩度造訪倫敦,所創作的《倫敦》交響曲加入新穎獨創元素;

而浪漫時期的佛漢.威廉士所做的《倫敦》交響曲則流露土地連結情感。兩首《倫敦》,

一是出自「訪客」之眼,一是「長於斯」的血脈情緣,令人聽見不同景致,拼貼豐富人生。

文/李明蒨

阿姆斯特丹,去過的人會說有風車、鬱金香;巴黎,去過的人會說有鐵塔、羅浮宮、聖母院;倫敦,去過的人會說有大笨鐘、倫敦塔橋……旅遊,除了「看」景物,每個人轉化成的內在景致可不見得一致,可能隨著個人想像與感觸,儘管眼前景物相同,觸發的情懷大不相同。

海頓和佛漢.威廉士都曾創作《倫敦》交響曲,一個寫的是朝氣蓬勃的城市景象;一個寫的是個人沉思與冥想。正如每個人的人生景致,看似相似,實則內容大不同,這是人生的趣味與豐富所在。

倫敦解放海頓的音樂

1732年出生於奧地利的海頓,與倫敦的緣分來得晚。屬於居家型的海頓不愛趴趴走,大半輩子奉獻給艾斯特哈齊家族,過著安穩的音樂公務員生活,即使身處一不小心就跨出國界的歐洲大陸,海頓1791年第一次「出國」已接近花甲之年,地點是倫敦。

海頓是古典時期的領導者,制定交響曲式、弦樂四重奏編制,而贏得「交響曲之父」、「弦樂四重奏之父」尊稱。海頓服務艾斯特哈齊家族30年期間,創作幾乎為滿足口味千篇一律的家族,期間沒有和其他音樂家交流,但他從未放棄嘗試博得一般市民喜愛的音樂樣式,4個樂章的交響曲式於焉誕生。

海頓和艾斯特哈齊家族的緣分,自從1790年懂音樂的尼古拉斯一世過世後,繼承人毫無音樂品味,解散宮廷樂隊也讓海頓退休,而畫下句點。德國經紀人所羅門趁此機緣鼓勵海頓前往倫敦發展,促成他踏出國門的人生第一回。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