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打造熟齡第三人生,生活再加分!

發現民謠新世界 德弗札克以音樂抒發鄉愁

捷克音樂先驅德弗札克擅於創作美妙旋律,他採用波西米亞民謠素材融入其中,

寫出個人風格辨識度極高的斯拉夫風音樂。德弗札克音樂帶有斯拉夫式粗獷,

各樂器間又保有平衡與調和優美性,連同時期的柴可夫斯基、布拉姆斯都對其讚嘆不已。

思鄉情切、憂愁有理,且跟著德弗札克的音樂舒緩您的奔放愁緒……

文/李明蒨

「念故鄉,念故鄉,故鄉真可愛,天甚清,風甚涼,鄉愁陣陣來……」由中國音樂教育家李抱忱在捷克作曲家德弗札克的旋律上,填入思鄉熱切的歌詞,自小深烙腦海,成功牽引你我思鄉情,再次證明音樂超越言語、無國界之分。

一首樂曲以3個音「Mi So So」(念——故鄉)牽起心底深處某種情懷,接下來3個音「Mi Re Do」(念——故鄉),確定那情懷是思鄉。影響遠大的作品,每個音符底下蘊含的意涵總是情深意重。

創作,為思鄉情找出口

創作者和一般人最大不同是,情感豐沛,情牽甚深。捷克作曲家德弗札克出生在布拉格附近,家裡經營小型旅店和肉鋪,曾傳聞他領有屠夫執照,但不管是不是屠夫,都和他的音樂成就無關。偉大的音樂家不見得出生音樂世家,或是擁有顯赫家世背景,他們的不凡來自依順心中所願,努力自我摸索、自我學習,而走出極具個人風格之路。

德弗札克雖從小學樂器,但是作曲方面為自學而成。他擅長創作美妙旋律,採用波西米亞民謠素材融入其中,寫出個人風格辨識度極高的斯拉夫風音樂,成就他在西歐音樂家崛起的年代,仍確立個人不可動搖的音樂地位。他聲名遠播至新大陸,美國亦對德弗札克崇敬有加,在1892年力邀德弗札克前往紐約擔任音樂院樂長,他的代表作《新世界》交響曲《美國》弦樂四重奏《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即是這段期間的思鄉抒發。

人在新世界 心在波西米亞

德弗札克在紐約的國家音樂學院(National Conservatory of Music)上任後,熱衷於黑人與印地安人民謠,有感在這塊移民大熔爐土地上,充滿多采多姿的優美旋律,可惜被忽略了。當時美國的音樂家仍紛紛前往歐洲尋找創作靈感,德弗札克想的卻不一樣,視美國各地民謠為寶貴的創作泉源。1893年暑假,他為解放思鄉情,前往波西米亞移民最多的愛荷華州史匹威鎮,咀嚼懷鄉情思,有感而發寫出第9號《新世界》交響曲

濃烈思鄉情持續燃燒,同一年夏天完成另一個傑作,第12號弦樂四重奏《美國》。弦樂四重奏是德弗札克摸索作曲技法過程的重要嘗試,共寫出14首弦樂四重奏,在他室內樂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他寫的慢板樂章旋律強烈,展現他最迷人的旋律風格,《美國》弦樂四重奏的第2樂章愁緒滿溢,融合波西米亞與黑人靈歌旋律,聽者如墜入天羅地網甜蜜愁緒之中。他音樂帶有斯拉夫式粗獷,各樂器間又保有平衡與調和的優美性,這是德弗札克最大魅力所在,連同時期的柴可夫斯基、布拉姆斯亦讚嘆不已。

德弗札克寫過歌劇、交響曲和室內樂,但是地位崇高程度不及《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在古今所有大提琴協奏曲中一直擁有高人氣。樂曲開始由大提琴鏗鏘有力的熱切琴音震撼人心,注意力很難從中挪移。這種吸引力具有強大撫慰情緒作用,在奔放的愁緒中,彷彿昭告憂愁有理,不需壓抑,不用逃避,盡情抒發鄉愁吧!別擔心抒發愁緒愁更愁,相反的,壓抑的憂愁在濃情樂音中得以抒發,減輕心理負擔。

此刻,如果引出了鄉愁,請將情緒交給德弗札克的音樂,讓音樂療癒您的心。

上一篇:【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