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打造熟齡第三人生,生活再加分!

如何與水共生?臺史博推出水文化特展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即日起至109年5月17日推出「誰主沉浮:水文化在臺灣特展」,展示現場可看見早期先民用來治水避水的「石劍獅」、「石象」等鎮溪神獸,以及館藏1726年古地圖重現曾文溪所在位置的地理環境,並運用VR科技與水工模型等互動裝置,讓民眾親身感受曾文溪河道變化的劇烈及治水歷史現場。

展覽一開始即以臺灣的水文地理、與水相關的地名及流傳至今民間拜溪墘儀式等水文化資產作為破題,瞭解水與人民日常生活的高度關連。進入「狂放不羈的曾文溪」單元,帶領觀眾認識從有歷史記載以來,至少經過4次氾濫的曾文溪。日治時代即便政府持續治理曾文溪,但仍然時常遭遇河道遷徙不定及溪水潰堤的窘境。這個單元透過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所藏日本時期治水圖資史料、地理學者內田勣、日本時代水利工程技師視角,以及工程中默默付出勞力的臺灣人等面向,重新理解曾文溪河道變遷及河道治理的思維。

進入「我家住在水路上:洪災與治水傳說」單元則能看見民間社會對水患早已發展出「民間版」抗水避水的方法。人類文明傍水而生,族群遷徙也往往依循水路墾居,因此人們在與水適應的過程,世代傳承發展出獨特的水文化,包括傳說、信仰、民俗、遷居等措施,民間順應環境、調適與自然互動的方法,為臺灣留存許多珍貴獨有的水文化資產,並延續至今。

臺灣長久面臨既淹水又缺水的困境,極端氣候的來襲,讓水患事件逐年攀升民心紛擾。近60年來,臺灣致災型水患是天災還是人禍?生存與生計如何兼顧?為了讓觀眾看完展覽可以進一步瞭解自己生活地點的過去和現在是否會淹水,本展覽特別向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授權「災害潛勢地圖網站GIS查詢系統」,提供觀眾查詢。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