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打造熟齡第三人生,生活再加分!

梁丹丰堅毅非凡的創作人生

現在年輕人可以瀟灑一只行囊自助遊,疏不知在出國還不普遍的六○年代,

梁丹丰已經帶著簡單背包、畫具環遊世界寫生。

而她豐富、精采的畫作更是無私地捐贈與國家圖書館,成了你我都可一窺的寶藏!

文/賴麗秋 攝影/劉威震

拜訪梁丹丰教授當天,有著終於要見到多年偶像的緊張與興奮感,直到進了教授的畫室,見到已經八十一歲的教授,精神與氣色俱佳,對來訪的一行人親切的接待,頓時讓人緊張的心情緩和了許多;轉而開始期待教授在訪談中即將分享給我們的故事。

藝術細胞源於父親 不忘後天努力

許多人之所以認識「梁丹丰」,一開始多數是因為她有一個大名鼎鼎的父親梁鼎銘,之後再藉由梁丹丰的畫作、文學創作,進一步認識她。梁丹丰認為,自己的藝術細胞源自於父親,但她也一直認為自己不是天才,需要更多後天的努力來彌補。記憶中的父親對於創作,其認真的態度,可說已經到了「錐刺股、頭懸樑」的程度;還有來自藝術家族,實際上更是讓人倍感壓力,但她努力將這股壓力轉換成為她人生與創作的助力。

被父親打大的記憶

彷彿跌入時光隧道般,梁丹丰憶起兒時與父親的點滴,身處於戰爭動亂的年代,幼小的年紀已經要跟著父親逃難、遷移。

「記得有一天逃難的夜晚,我們姊妹三人躺在紅眠床上,父親則在一旁作畫;三個小孩在床上玩著,因為妹妹撒嬌,而我一向最討厭人撒嬌,一不小心推倒妹妹,讓妹妹頭上撞了一個包,痛得大哭。一旁正在作畫的父親非常生氣地將筆一甩,就走過來拿起藤條打我;問我:『你只有一個妹妹,為何要讓她摔跤?』一鞭鞭的藤紋就印在身上。」梁丹丰仍記憶深刻地說起這段故事,「父親的鞭子一鞭鞭抽下,我在紅眠床上躲著;原本無意要認錯,因為怕痛只好隨口向父親認錯,只是這一聲認錯,父親認為我並非真心誠意,還是沒有停手。床上已無處可躲,加上自己想想,雖然不是故意但也讓妹妹受傷了,最後才向父親大聲地承認我錯了!」

上一篇:【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