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打造熟齡第三人生,生活再加分!

長照2.0來了,準備好了嗎?

隨著高齡化的問題愈來愈嚴重,龐大的高齡醫療需求,伴隨少子化的趨勢,洶洶來襲。究竟我們將面臨怎樣的未來?政府的長照計畫,能「罩」得住我們嗎?

/陳珮真

從去年《長照服務法》(以下簡稱《長照法》)通過以來,隨著選舉、政黨輪替,各界對長照的討論不斷。

「長照」漫漫 路迢迢 台灣老化速度 世界第一

近日來,相對於日本出現「介護殺人」現象,台灣近日也頻頻發生與照護有關的社會事件,電視、報紙一打開,「長照」這個關鍵字經常跳出來,像是日照中心失火,不堪長期照護之苦的夫妻選擇燒炭,或是孫女不忍阿嬤送安養院、砍殺失智阿嬤後再自殺等,都和長照脫不了關係。除了新聞裡觸目驚心的社會事件,在我們周遭親友或我們自身,長輩突然間需要「長照」的案例,似乎也愈來愈頻繁了……

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當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例七%以上,就是「高齡化社會」〈aging society〉;達一四%時是「高齡社會」〈aged society〉;當老年人口占總人口二○%以上,就進入「超高齡化社會」〈super-aged society〉。由於少子化,再加上國人平均餘命增長,台灣在一九九三年邁入高齡化社會;預計到了二○一八年,將成為每七人就有一名老人的高齡社會;二○二五年,成為每五人就有一名老人的超高齡社會,屆時扶老比將增加近一倍,平均每三個青壯工作人口,就要扶養一位老人;到了二○六二年,大約每三個人就有一位老人,和一位小孩。

台灣社會因深受儒家思想影響,外加昔日以務農為本的經濟型態,自然發展出以家族為重心的觀念,像是常聽到的俗諺:「百善孝為先」、「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乃至「齊家、治國、平天下」等,在在都顯示「家族」是台灣社會的結構核心,民間普遍有「養兒防老」的觀念,覺得「養老」、「安老」應該是子孫的責任。隨著生活形態逐漸西化,家庭的結構轉變成以小家庭為主,尤其進入二十一世紀後,台灣人的生育率始終維持在全球倒數前三名〈二○一四年年倒數第一名,二○一五年是倒數第二名〉。根據國發會統計,台灣從高齡社會進入超高齡社會的時間為七年,速度是日本的一‧六倍、美國的二‧八倍、英國的七‧三倍,老化速度勇奪「全球第一」。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