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打造熟齡第三人生,生活再加分!

健康生活,便祕不上身!

便祕,真讓人有難言之隱的痛!有的便祕找得到原因,處理後可能就沒事;

但有的卻可能找不到原因,是功能性問題,需靠改變飲食及生活習慣來改善。

如果不改變飲食、作息,只想依賴藥物,可能得長期用藥且易產生副作用;

所以,先找出便祕原因,然後積極面對,才能讓便祕真正遠離。

文/陳珮珊

什麼是便祕?聯安診所鄭乃源院長說,通常會先以「時間」界定。當症狀出現至少6個月,且其中常出現的3個月內有4分之1時間都有便祕,就屬於「慢性便祕」。除了時間前提,還須在以下6個指標內符合2個以上,指標包括:大便形狀粗硬、排便次數1週少於3次、排便費力、排完便覺得沒排乾淨、排便時直腸及肛門有堵塞感、排便需用手去摳肛門或需在會陰部施壓輔助等。

了解便祕 找出成因

便祕的成因很多;生理上,少數人消化道本身就有蠕動太慢的問題,使得食物消化後的殘渣在腸內傳送過慢,導致水分過度吸收,殘渣成為硬塊而便祕;年長者常因唾液分泌不足、味覺減退、牙齒不好影響進食量。男性還可能因攝護腺肥大產生排尿問題不敢多喝水,都會造成便祕。

心理上,精神壓力會影響腸子蠕動;藥物方面,降血壓藥、精神安定劑、安眠藥等含乙醯膽鹼藥物,或止痛藥、抗癲癇,抗憂鬱藥物、女性補鐵劑等,都可能讓腸胃道蠕動變慢。因此,服用愈多種藥物者罹患便祕的風險就愈高。鄭乃源叮嚀,熟齡的便祕患者,就醫時就要更注意「藥物影響」的可能性,必要時溝通醫生調整用藥。

在疾病方面,大腸瘜肉、大腸腫瘤、大腸內發炎或腸外腫瘤壓迫到腸子,都可能造成便祕,需先排除這些疾病所造成的便祕。另外,糖尿病導致自律神經受損,或是甲狀腺功能過低、慢性腎衰竭、血鈣太高等都會影響腸胃蠕動。而神經系統疾病如中風或脊椎損傷,更明顯影響排便;不過,鄭乃源強調,多數患者的便祕還是跟飲食上攝取纖維量及水量不足、活動量不夠或因減肥禁食攝取食物量不足有關。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