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打造熟齡第三人生,生活再加分!

摯愛走了,關於悲傷一二事

有人說,喪偶的痛是連「萬箭穿心」都比不上;當悲傷的浪潮襲向喪偶者,他的世界將如何崩壞?旁人該如何看待這樣的情感溺水,是伸手援助還是推一把成幫兇?無論如何,喪偶者還是得獨自勇敢走過悲傷歷程,只有接受失落、經驗悲傷、適應逝者不復存在的環境、重新界定與逝者的關係、與外在環境建立新的人際關係,才可能將悲傷化為養分,開成另一朵燦爛的生命之花。

文/陳珮珊

失去情感依戀 自我崩壞,世界也變了樣

喪偶為何如此令人哀傷?是因為人有「情感依戀」的需求;諮商心理師蘇絢慧提到,人的成長過程中,一開始最需要與父母有依戀關係來確保生存;之後建立伴侶間的親密關係,就會有類似幼時依戀父母的情況,感覺對方的存在能確保生命安全,也讓情感需求有回應。所以一旦喪偶,也會有如同幼時失去父母的感覺,彷彿沒人會再關心自己,像是天要塌了。這也是因為人有時會從與另一個人的關係中,從對方的回應及回饋裡看見自己的存在,所以當對方不在了,無從得到鏡映,就不知道自己是誰了,甚至不覺得自己有價值,整個自我概念崩盤。所以,許多喪偶者在感受最強烈的急性期,常是不打扮、不吃飯、無法自我照料,失去好好照顧自己的欲望,因為許多時候我們想讓自己更好,其實也是為了愛我們的人。

喪偶者除了悲傷,有時還會有罪惡感、怨恨、憤怒、自卑等複雜情緒,生活上也會起變化。台北市一葉蘭喪偶家庭成長協會理事長郭秀敏說,她感受最深的是「經濟」層面,伴侶如因病過世,生前可能已花掉很多錢,喪偶者後續如需獨力養孩子,經濟負擔會更重,而且拚命工作疲憊不已,人際關係當然也不會太好,會讓悲傷的人更容易垮掉。協會外聘社工督導周慧敏則提到,男性喪偶者比較會在生活功能及照顧孩子上遇到困擾,所以再婚比例也較高;不過如果沒處理好先前的悲傷,有時會影響到第2段婚姻。兩性生理專家魏兆玟也提到,臺灣男性相對於女性較為壓抑,而且不像女性平時就會儲備一定社交量,可分擔哀傷,所以喪偶後平均壽命會縮短。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