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打造熟齡第三人生,生活再加分!

溫柔陪伴 我與你同行

喪偶,有時會變成家庭裡的禁忌,因為一談就痛,沒人想碰;但是哀傷情緒需要表達才走得過。所以,喪偶者的子女或親友,因著愛,也要學習適當安慰、正確陪伴,必要時幫著向外求援,一起攜手走過悲傷。

文/陳珮珊‧照片提供/台北市一葉蘭喪偶家庭成長協會

建立情緒界線 了解陪伴者應有認知

想成為喪偶者身邊好的陪伴者,必須有些認知;心理諮商師蘇絢慧提醒,「要先建立情緒界線」。

華人家庭中子女和父母的情緒常會混淆,子女聽完喪偶者的悲傷,會把情緒跟擔心帶走,人離開,心卻還在,這種「心理臍帶」導致陪伴者無法真正過自己的日子,再見到喪偶者也無法有好能量陪伴,卻扛下更多情緒;因此,蘇絢慧特別提醒陪伴者,「離開就要把情緒清空」,明白自己有自己的人生軌道要走。

如果傾聽時無法回應,就只要聽,因為喪偶者其實也需要抒發;但蘇絢慧提醒,陪伴者需明白「我可以聽到什麼程度」。因為人體有回饋機制,每個人能涵納情緒的程度不同,不妨給自己設定陪伴時間,如1小時,時間內就好好陪伴,時間到就離開不硬撐,這樣才能喘息。另外,也不要「把爸媽的壞心情內設成自己的責任」,認為是自己做得不夠好,甚至覺得被指責做不好。一旦覺得委屈就會想抗辯、導致衝突,會愈陪愈糟,這也是家庭陪伴困難的地方。

精神科醫師楊聰財也提到,子女作為陪伴者應有4點認知:第一是「不要單打獨鬥,至少組成1到3人的親友團陪伴長輩。」因為一人照顧壓力大易感挫折,長輩也不能像小孩那樣管,久了易精疲力竭。第二是子女應要「傾聽、陪伴、支持、帶動」,兩性生理專家魏兆文補充,「傾聽」是不帶批判表達支持的傾聽,不一定要給很多意見,有時不說反比說更有力量;「支持」就是喪偶者訴說時給他完整時間好好說,也是種陪伴;然後找時間「帶動」,用行動帶他出去走走、曬太陽。第三是「允許喪偶者跟自己有情緒表達」,喪偶者失去伴侶,子女其實也失去長輩,子女要允許自己也能悲傷、微笑;對此,蘇絢慧說,子女愈能接受自己的情緒,不杜絕哀傷,其實也愈能跟老爸或老媽產生共鳴。第四點是「口說不如力行」,子女的調適力較長輩強,應活的正面積極給父母看,行為帶動勝過千言萬語。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