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打造熟齡第三人生,生活再加分!

幸福學堂的幸福學

工作之於人生只是一小部分,更多時候我們總是被金錢限制住,

調整過生活的態度,努力品味生命,得到的心靈富足恐怕比豐厚金錢價值更高,

而就因為人生無常,故應該掌握更多的有常,享受每個快活當下。

文/游乾桂

愛因斯坦相信:「只要做一件合理的事情,讓自己與別人的生活因而顯得美好,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意指造福他人吧!

我在暑假空檔中無所事事的下午突發奇想,把自己的「逆齡行動」搬上檯面,開班授徒,「幸福學堂」於是誕生。那是一套行之有年,愈來愈有味的生活習慣,藏了動靜之妙,休為了作,作後得休,生生不息的循環,如是的生活態度本來是替自己設計的,未料到可以贈予,成為他人的人生養料。

比方說:我不喜歡一直工作,工作之外不工作,因為老年人要閒,閒來度餘年,工作的目的是為了生活不是財富,積累追逐只有更像夸父,最後茫然若失。

我慣常逆向思考,野柳是大屯山系的延伸,被海日以繼夜地沖刷成了現今的模樣,我喜歡遠離人群站在對岸的駱駝峰,遠眺雙燭嶼,近觀野柳橫幅條畫,與我同行者都說這樣的角度視野極美。

一輩子,百年爾爾,一定不止工作,應該有更多重要的事等著我們去做,否則一個晃悠便是終點,多可惜。錢是賺來「用」的,不是把它綁起來,藏進了地窖。有錢不用是錢奴,用在刀口上則是奴錢,兩者大異其趣。

停一下是我的習慣,演講常在兩地之間發生,起站與終點,臺北到新竹,早年常常一上車便到了終點,沒有味道!而今我喜歡找一個地方佇足,停下來,在一棵飄著四月雪的桐花樹下用餐,闔上眼午休,再緩慢的開車回去,偶爾轉個身,切換交流道,停泊歐洲跳蚤市集,目光游移在來自英國、法國、比利時、奧地利、德國的二手杯、盤、銅器、燈與木櫃中流連,偶爾取出一張千元大鈔,賞賜自己一天的辛勞。

上一篇:【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