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打造熟齡第三人生,生活再加分!

比利時音樂國寶易沙意

易沙意心懷諸多可敬前輩,創作《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向巴哈致敬,

六首奏鳴曲則一一致獻給他景仰的當代小提琴家。

他強調推廣新作品,鼓勵年輕音樂家展現成熟度,接受全新音樂試煉。

透過出色的作品,易沙意在樂壇上的影響力,至今仍在樂迷心中持續燃燒著。

李明蒨

「荷比盧」是許多人前進歐洲旅遊的入門行程,荷蘭有鬱金香比利時有可愛的尿尿小童、巧克力和鬆餅等候大家到精緻小巧的盧森堡逛一圈,輕而易舉又造訪一歐洲小國。歐洲的美景看不完,欲探索藝術與文化,絕非一趟走馬看花行程能包含。要是第一趟走馬看花,若再有機會走訪,一定不能錯過各國獨特文化內涵。以比利時來說,除了在市政廣場與花市的美麗花卉留下倩影,當地的文化內涵,比走訪各個著名景點還要珍貴

法比學派的光輝

布魯塞爾有多達30多間博物館,其中與音樂相關的博物館是「樂器博物館」。11層樓的收藏品,豐富精采的樂器歷史展示,不禁使人好奇,比利時和古典音樂的關聯性,在近代樂壇上的確占有舉足輕重地位。

正如一般人所熟知,18世紀古典樂派在德國、奧地利穩健發展;19世紀浪漫樂派有俄羅斯、東歐、北歐、南歐各國加入到了20世紀,法國、比利時的聲勢可說如日中天,稱之為「法比音樂學派」。

過去古典樂界看重由德國、奧地利學院培養的音樂家,此時也悄悄轉風向,例如出生於「音樂之都」維也納的奧地利小提琴大師克萊斯勒,畢業於一等一的維也納音樂學院後,將繼續往巴黎音樂院深造,視為完整的音樂學習波蘭傳奇小提琴家維尼奧夫斯基,選擇布魯塞爾音樂院,做為教育下一代的基地。

以兩位大師的例子,不難理解當時巴黎和布魯塞爾在歐洲樂壇的影響力。法國自浪漫時期,即吸引許多非本國藝術家如李斯特、蕭邦的佇足,本身也不乏知名音樂家如佛瑞、聖桑、白遼士等,近代音樂家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相較之下比利時似乎缺乏許多,但是光一位易沙意,就已極具代表性了。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