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打造熟齡第三人生,生活再加分!

丹麥急後照顧 創造多贏

丹麥的急性後期照顧復健中心,考量復健者的心境與效果,

透過空間、設施規劃與人員配置,為復健者打造合宜的生活復健空間。

正在推廣相同制度的台灣,或許可參考丹麥的例子,

讓復健制度漸趨完善,使復健走向照顧者和復健者多贏之路。

周傳久

最近走訪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市的「急性後期照顧復健中心」,這種制度在北歐行之有年,台灣也在積極建置。原因是急性醫療病房,應更集中用於急症需求,讓需要較長期(超過兩週以上)復健的患者能避開感染,轉移至更適合的專屬空間,在那裡學習未來準備回家,或是去護理之家的生活,好讓患者的獨立自主最大化。這不但可避免占用急性醫療資源,免去支付可觀給付,同時也能幫助復健者。

但急性後期復健中心,應涵蓋哪些使用對象?怎麼配置照顧人力?各國有不同做法,以所訪視的場所為例,有下列幾項特色:

一、空間規劃:和台灣一般復健場所相較,這裡的空間較大,但使用率不低。一樓是日照中心,二樓是復健中心,各有許多透光、風景好的角落空間,讓人有足夠動線可以練習走路。每樓有二十七人左右的服務量,室外還有戶外活動空間,以便不同季節使用,對復健者和工作人員都好。目前台灣推廣急性後期復健,期待地方醫院能承擔責任,但地方醫院只是空出閒置病房,讓幾個人同住在一間如急性醫療的病房,這真的能模擬在家生活的環境嗎?關於這點,應該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