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打造熟齡第三人生,生活再加分!

與阿公阿嬤的記憶地圖

阿公阿嬤對待孫子的方式都很類似,

因為不負擔主要的教養責任,因此對孫輩的寵愛,更像是無條件的愛。

一旦孩子們知道除了爸媽以外,還有其他人對他們有無限的包容與愛,

他們就能藉此得到堅韌的力量,來面對生命當中可能的不圓滿。

文/陳美儒(財團法人旭立文教基金會諮商心理師)

陳奶奶是養女,在那個年代,養女的身分一點都不稀奇,因為很多人家都過得很艱苦,常為了養兒子就把女兒出養,送去給其他人家收養做勞務或童養媳。不過,陳奶奶的養父崇尚要看對眼才能結婚,所以陳奶奶沒和她的養兄結婚,而是從台南遠嫁到澎湖。此後,陳奶奶有點近鄉情怯,當兒女成群後有閒暇到處走走時,總是有意無意地選擇到其他地方去遊玩,從來不向家人提要去台南看看。

陳奶奶70多歲時,被醫生確診有阿茲海默症,也早早出現社交退縮的狀況。那時陳奶奶的兒子從醫院的健康講座中學到,若能讓患者接觸到以往的人事物,說不定對延緩老化有幫助。因此陳先生和陳太太,興致匆匆地帶陳奶奶和陳爺爺去台南走走吃小吃,希望能讓陳奶奶心情大好,進而提升意願走出戶外。

但是遊玩返家後,他們4個人心情跟原先預期地興高采烈不同。原來30年從未踏足過的台南,早已人事全非,久未聯絡的人,也早已不在人世,甚至連記憶中的建築物也已不復在。

在尊重的前提下照顧 讓阿茲海默症不惡化

前文所講的是民國80幾年時,發生在我家的故事。那時候很可惜的是,所有的家人對失智症的初期症狀完全沒有警覺性,單純覺得年紀大了,記性本來就比較不好。等到察覺狀況有異時,已經失去黃金治療的先機。

阿茲海默症的症狀只能延緩,不能復原,但只要能保持不再惡化,就是最大的進步!罹患阿茲海默症雖然各方面功能會退化,但是心智上仍是成熟的大人,因此若把患者當小孩來看待或教導,也會讓患者自尊受到打擊,或遭受更多的挫折。因此要在尊重的前提下,帶著患者一起做復健,將家中環境改造成幫助患者仍能自理、維持生活習性的環境,例如只單獨將患者的牙刷擺在顯眼處,其他家人則另擺,這樣就不會搞錯。要是生活不規律,作息紊亂,生活失去重心,那麼可能短短在1、2年之內就會退化到臥床。

RELATED POST